说起刘亦菲,你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是不是“神仙姐姐”?没办法,从赵灵儿到小龙女,她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劲儿,简直是刻在咱们这一代人的DNA里了。清冷、脱俗,仿佛古画里走出来的人,所谓“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用来形容她再合适不过了。
可你有没有想过,神仙偶尔也会下凡,而且一下来可能还水土不服。这些年,她也演了不少戏,但不是每一部都能让你拍手叫绝。有些作品,说真的,看完你都得缓缓,寻思一下这钱花得到底值不值,甚至成了她履历上一些不太想被提起的“黑点”。今天咱就来聊聊,那些让神仙姐姐“跌落神坛”的作品,你是不是也踩过坑?
1.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这部电影,你当年肯定是被宣传给轰炸过吧?毕竟剧版的火爆程度摆在那儿,杨洋配刘亦菲,这颜值组合简直是冲着大杀四方去的。我当时也是满怀期待,心想着这不得是视觉盛宴啊?结果呢,你进了电影院,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劲了。那个著名的“拉面”桥段,你看的时候是不是也跟我一样,脚趾都快抠出个三室一厅了?真的,神仙姐姐和天族太子,在厨房里甩着面条,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整部电影的剧情赶得像坐火箭,人物的情感铺垫几乎没有,你还没搞懂他俩为啥爱得死去活来,他们就已经开始闹分手了。刘亦菲在里面的造型确实是美的,但那种美,空洞,没有灵魂,感觉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演什么。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用在这部电影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2. 《花木兰》
按理说,《花木兰》应该是她走向世界的一个高光时刻吧?迪士尼公主啊,还是咱们中国的故事,这饼画得那叫一个大。你是不是也觉得,这回总该稳了?结果,电影一出来,口碑直接两极分化,而且差评还占了上风。最大的问题,我觉得是她演得太“木”了,全程一个表情,眼神里没什么光。我知道导演可能是想表现木兰的坚毅,但坚毅不等于面瘫啊。电影里对“气”的解释也让咱们中国人看得一头雾水,感觉像是外国人看了几本武侠小说之后,自己瞎琢磨出来的东西。我当时是真金白银买了电影票去支持的,看完就一个感觉: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这么大的投资,最后出来的效果,就……哎,一言难尽。
3. 《铜雀台》
这部片子,你可能印象不深,但阵容可不小,周润发、苏有朋,都是大咖。刘亦菲在里面一人分饰两角,演貂蝉的女儿。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挑战性?可问题就出在这儿。你把她放在一群老戏骨中间,那种气场上的稚嫩就暴露无遗了。她努力想演出角色的复杂和挣扎,但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小孩硬要穿大人的衣服,怎么看怎么别扭。不是说她不努力,而是那个阶段的她,还撑不起这么厚重的角色。就像让一个清纯的邻家妹妹,去演一个心机深沉、背负国仇家恨的美人计执行者,那股劲儿,就是不对。
4. 《白幽灵传奇之绝命逃亡》
这部电影,我敢打赌,你八成都没听说过。这可是一部中美合拍的大片,男主角还是尼古拉斯·凯奇。听着是不是挺唬人的?可实际上,这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刘亦菲在里面演一个落难的公主,造型邋遢,剧情更是乱七八糟。你看的时候,完全无法理解这群人到底在干嘛,感觉就是为了打而打,为了跑而跑。这部电影的存在,更像是一个尴尬的记录,记录了那个时期咱们的演员一门心思想闯好莱坞,却又找不到门路,只能在一些不入流的合拍片里当个花瓶的窘境。对她来说,这绝对算得上是职业生涯里一个不小的坑。
5. 《第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
这部其实有点争议,因为有人觉得还挺可爱的。但你摸着良心说,它成功了吗?并没有。刘亦菲在里面演一个狐妖,算是她对自己“神仙姐姐”形象的一次颠覆。她放开了演,撒泼、卖萌、暴力,啥都干了。你能看出来她想突破的决心,这份勇气值得肯定。但整部电影的风格太割裂了,前面搞笑,后面突然就苦大仇深,让人有点反应不过来。而且,这种夸张的喜剧表演方式,放在她那张清冷的脸上,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这次尝试,更像是一次勇敢的试错,可惜市场和观众并没有完全买账。
其实吧,演员这条路,哪有常胜将军?“玉不琢,不成器”,这些看似“失败”的作品,或许正是她成长路上必须经历的打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那么成功的尝试,才让她更清楚自己适合什么,不是吗?
你觉得呢?哪部戏是你心里最可惜,或者最看不下去的?评论区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