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爱看刑侦剧是真,但“AI换脸”的刑侦剧,观众真的能买账吗?这年头,观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容不得半点糊弄。
《刑警的日子》首播收视率冲破2.8%,这数据确实漂亮,摆明了刑侦题材依旧是yyds。何冰老师坐镇,加上高群书导演掌舵,这组合,光听着就让人觉得稳如老狗。再加上真实案件改编,硬核剧情加持,原本以为这剧能直接预定年度爆款,结果,万万没想到,半路杀出个“AI换脸”。
镜头一扫到刑侦队长黄伟,弹幕瞬间炸了锅,满屏都是“这AI换脸也太假了吧!”、“这是什么鬼?”之类的吐槽。说实话,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懵。你想啊,一个刑侦队长,走路都带喘,身形臃肿得不行,这形象,跟我们印象里那些身手矫健、目光如炬的刑警,那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更离谱的是,这角色的声音,竟然是国家一级演员张磊老师的!这一下子,视觉和听觉完全脱节,高亚麟那标志性的啤酒肚,配上张磊老师浑厚的声音,这感觉,就像是把关公的头,安到了岳飞的身上,怎么看怎么别扭。审讯戏里,这违和感更是达到了巅峰,简直就是一场大型行为艺术,让人哭笑不得。
要说这剧里最抢镜的,不是跌宕起伏的剧情,也不是演员们精湛的演技,而是这个被AI改造过的角色。观众们纷纷化身福尔摩斯,在弹幕里展开了一场“猜猜猜”的游戏:“这到底是潘主任还是夏东海?”、“这脸P得他妈都不认识了!”、“高亚麟: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各种猜测层出不穷,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说起高亚麟,这事儿就更让人唏嘘了。自从2023年被爆出轨家暴丑闻后,他参演的作品,就跟被下了降头似的,一个个都陷入了尴尬境地。《刑警的日子》也不例外,剧方为了不让这部剧凉凉,只能硬着头皮搞起了“AI换脸”。
据业内人士爆料,这“AI换脸”的成本,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单集就高达20万!但问题是,这钱花出去了,效果却跟“五毛特效”似的,让人大跌眼镜。这不禁让人想问,现在艺人塌房的频率,都快赶上楼市崩盘的速度了,为啥制作方总是要等到事情发生了,才想着亡羊补牢呢?
其实,这“AI换脸”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前几年,就有很多积压剧,因为演员的问题,不得不进行“换脸”处理。像《落花时节又逢君》、《无忧渡》这些剧,都曾因为“换脸”而翻车。事实证明,技术补救,永远都是治标不治本。观众不是傻子,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破绽。
有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因为演员问题导致的影视项目损失,已经超过了3个亿!这数字,简直触目惊心。这说明啥?说明靠流量明星、靠“亡羊补牢”式的补救措施,根本就走不通。
《刑警的日子》收视率是高,但这种“带病爆款”现象,更值得我们警惕。如果整个行业,都对这种瑕疵视而不见,甚至还以此为荣,那才是真正的悲哀。真正的行业进步,应该是建立在对质量的追求,对观众的尊重之上,而不是靠着“AI换脸”这种障眼法,来掩盖自身的问题。
说到底,刑侦剧最该破解的“悬案”,或许正是娱乐圈自身积重难返的顽疾。这病啊,得治!至于怎么治,那就得看各位大佬们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