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声分类 铃声搜索

孤独的票房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下映,中国电影市场的隐忧

阅读: 3 评论: 0 2025-09-12 15:43:55
       《哪吒之魔童闹海》自大年初一上映到6月30日下映,累计上映153天。在中国主流电影市场“快节奏上架、快节奏下映”的当下,《哪吒之魔童闹海》不管是上映日期还是票房真成了大年初一头一回。       表面来看,这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成功,但从背后所映射出来的行业现状,却悄然揭示了一件事实——在中国电影市场真能打动观众、带动市场的电影,好像也就那么几部。       作为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的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收获了全国票房冠军,还在全球票房榜上排名第五,成为国产动画史上甚至电影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哪吒之魔童降世》它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几个关键因素。超强号召力:观众对哪吒的高认知度和情感链接成为票房保障的助力。受众定位精准:亲子+情怀+国漫粉丝三重受众群叠加。视觉表现全面升级:制作上比前作更加成熟,打斗场面与场景设计更具冲击力。排片续航能力强:观众愿意持续买票,是影院愿意长期排片的前提。       长线霸榜,不代表市场繁荣,反映的是“新片接不上”。《哪吒之魔童降世》从春节档撑到现在,几乎贯穿了整个2025年上半年,虽然电影本身“战斗力很强”,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其它新片缺乏替代能力,没能构成有效竞争。       市场“青黄不接”现象明显。从春节档后的几轮新片(清明、五一、端午档)来看,大多票房和话题热度平平。许多新的国产影片缺乏吸引力或传播力,上映即沉寂。头部作品“一枝独秀”,市场“中腰部影片”整体存在感低,导致观影选择窄化。结果就是,观众仍然选择那部“看过还能再看”的《哪吒之魔童闹海》。       中国电影市场的“得”与“失”。       “得”:       再次验证:国产动画有持续票房能力;       打造出“国漫品牌”的续航范本;       影院端、平台端对头部国漫的信心增强;       好的作品肯定会有观众买单;       用电影教育观众,不如好好打磨作品;       为国产电影工业化持续积累更多的观众基础。       “失”:       IP输出低迷:新IP寥寥无几,翻来覆去还是那几个;       产业结构单一化:票房集中度越来越高,“爆款”集中垄断影响市场多样性;       烂片反复出现、预期欺骗频繁,观众对国产电影产生“天然防御”;       片方重营销、轻剧本,造成“开盘热、后劲乏”的典型特征。       《哪吒之魔童闹海》之所以能撑这么久,不是因为无敌,而是因为其他影片质量真的不行。它是“能打”,但全靠它“打”,恰恰说明其它作品“打不动”,中国电影需要更多“能打”的接棒者。       总结一下:       《哪吒之魔童闹海》是一部“顶得住”的好电影,取得的成绩,既是中国电影市场的胜利,也是对电影市场空窗的警示。中国电影市场需要的不止哪吒降世,更需要哪吒闹海。       你觉得2025年下半年,新的国产片带来惊喜?还是说,你根本不看好下半年的国产片?欢迎留言讨论。

评论

相关推荐

x 好铃声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