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历史剧《雍正王朝》改编自已故文学大师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是“帝王三部曲”中的一部。该剧于1999年首播在央视,播出后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收视率屡创新高,至今仍稳居影视剧排行榜前列,成为几代观众心中的经典之作。
作为该剧的忠实粉丝,我也深深为其所吸引。小说我已读过多遍,电视剧更是看了十多次,每次观赏都有新的收获,新的启示。无论是演员的精湛演技,剧本的高质量,导演的精心打磨,还是道具与舞美的精致细腻,每一方面都无可挑剔。这部“没有女人戏依然精彩”的历史大剧,的确非虚言。
然而,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随着对历史知识的积累,我发现该剧在一些历史细节上存在误差。今天,我就来为大家盘点几处明显的历史偏差。
1. 关于张廷玉的履历。张廷玉在清朝历史中绝对是权力巅峰人物之一。但实际上,张廷玉的显赫一生并非始于康熙时代,而是在雍正和乾隆的前期。直到雍正时期,他才从一名普通官员跃升为首辅、军机大臣,甚至兼任吏部、户部尚书。康熙晚年时,他的最高职务仅为刑部右侍郎,相当于副部级官员,而非电视剧中所描绘的早早成为内阁首辅,成为康熙的托孤重臣。
2. 关于李卫的身世。许多人通过《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对李卫有了了解。在电视剧中,李卫从一个小乞丐逐渐获得雍正的信任,最终成为两江总督,权倾一时。实际情况却是,李卫的官职是在康熙五十六年通过捐官得到的,随后进入朝廷任职,最初为兵部员外郎。他的权力巅峰,确实是在雍正朝,他升任为直隶总督,成为省部级高官。
3. 关于十三爷胤祥。在皇权时代,雍正与胤祥的兄弟情深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人称道的。在雍正继位初期,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且是唯一不避讳皇帝名讳的王公大臣,并且被加封为铁帽子亲王。然而,电视剧中却错误地将胤祥的年龄与寿命处理成了较大的差距,剧中设定他为37岁登基时,至9年后去世,享年46岁。真实的历史是胤祥在雍正继位时年仅36岁,于雍正八年去世,享年44岁,比剧中寿命还短。
4. 关于隆科多与佟国维的关系。电视剧《雍正王朝》设定隆科多与佟国维是叔侄关系,但这实际上是错误的。隆科多是佟国维的第三子,是清圣祖孝懿皇后的亲弟弟,雍正皇帝的亲舅舅。隆科多并非如剧中所描绘的那样因不满佟国维长期压制自己而产生怨言,实际上,隆科多在雍正朝早期的官职排名远高于张廷玉,并且曾是内阁中的重要成员。至于电视剧中的设定,他是张廷玉的“晚辈跟班”,完全是剧情需要的虚构。
5. 关于大阿哥胤禔。电视剧中的大阿哥胤禔被刻画成一个愚笨的形象,实际上这一形象与历史事实相差甚远。胤禔在康熙时期曾两度征战并屡建战功,曾于1690年和1696年参加征战厄鲁特蒙古,屡获功勋。康熙四十七年,胤禔因卷入胤祉的控告,涉嫌使用魇术诅咒废太子,最终被削夺了郡王爵位。需要注意的是,电视剧中错误地将其封为亲王,而实际上胤禔一生的最高爵位为郡王。至于胤禔的命运,长时间的圈禁直至雍正十二年去世,其悲剧的一生,实属不容忽视。
尽管《雍正王朝》在历史细节上存在一些偏差,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经典之作。即使有一些历史上的瑕疵,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皇帝》在帝王类小说中的杰出地位。郭沫若曾说过,历史文学创作要“失事求是”,这也正是为了在创作中进行必要的艺术演绎。而正如马未都先生所说:“历史难有真相,只留下一个道理。”历史作品最终所传递的精神和道理,是我们更应关注的部分。
共勉!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