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知青娶四孩村妇,不回城,扎根大山,执手偕老,50年无怨无悔
张志远,是一位当年重庆下乡知青,虽然说不上和他的名字一样那么高光“志存高远”,但是,为了当年的一句承诺,怀着淳朴的感情,而和带着四个孩子的农妇结婚,名副其实做到了当年知青喊得最嘹亮的“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口号,执手偕老,把一个知青的青葱岁月留在了郁郁葱葱的四川大山。
张志远,1954年出生于重庆。18岁那年,张志远作为城市的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了四川省南江县下乡插队。张志远是生产队的第一个插队知青,受到了热情洋溢的社员们欢迎。他居住的屋子是建在一个山坡上,与他为邻的是农民余林海的家。为适应农村生活,张志远与余林海平时走得很近,学会了很多农活,还认了余林海为“大哥”,余林海也对他多加关照。
余林海已经结婚生子,妻子名叫胡庭秀。两人育有4个男娃。当时全国农村家庭大致相同,生活艰辛,余家养育四个男娃,生活自然很艰难。大儿子8岁那年,余林海身染重病住院,胡庭秀家里家外的忙活,没有时间照顾他,只能求助张志远。热心肠的张志远跑前跑后,照顾得很细心,但余林海重病难治,他自知时日不多了,便拜托张志远照顾家里的妻子和儿子。看着病入膏肓的大哥,张志远握着余林海那瘦骨嶙峋的手,含泪表示:“大哥,你就放心吧,只要有我在,我一定照顾好他们,绝不会让嫂子和侄儿挨饿!”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余林海去世时,他的妻子胡庭秀才30岁,而张志远还是19岁的大小伙子,他老是在胡庭秀家出出进进,自然会引起一些村民的非议,可是,为了自己的承诺,他也管不了村民们这些闲言碎语,坚持帮守寡的胡庭秀劈柴挑水、干农活。
胡庭秀比张志远大了11岁,又带着4个孩子,虽然年轻,但是也没有人愿意娶这样的老婆。她难以再嫁,生活举步维艰,还要被人背地里议论“勾引年轻小伙”,这让她在村里很难堪。张志远可不管这些,哪个村民当面说他和寡妇勾搭在一起,总是怒气冲冲地破口大骂。后来,他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干脆将自己的东西搬到了胡庭秀家,表示要娶她为妻,一生一世照顾她和她的孩子们。1974年,刚刚20岁的张志远和31岁的胡庭秀结婚,从此,他把根牢牢地扎在四川南江这片大山的贫瘠的土地上,一心一意地同胡庭秀过着平淡而幸福的日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知青返城潮流也冲到了这片穷乡僻壤,远在重庆的张志远的亲人不断催促他离开农村回城工作,胡庭秀也不忍心让自己的丈夫一辈子窝在山里面,主动催他回城。谁也没想到,张志远已经习惯了和胡庭秀在这穷乡僻壤过着平静的日子,对城市生活不再留恋,他只当把自己“嫁”给了胡庭秀,决定哪也不去,留在她身边。为了不辜负余林海的嘱托,不让胡庭秀的生活再度陷入困境,1980年,当最后回城的机会摆在张志远面前时,他毅然决然选择了留在这片他已经深爱的大山,下定决心,和胡庭秀执手偕老在这青山绿水中。
在这期间,胡庭秀还为张志远生下了2个孩子。当时,一家八口生活困难,但在他们的操持下,生活还算平静。为了养活一大家子,张志远没日没夜地耕地、砍柴、抬石头、拉竹子……想办法挣钱养家,为这个八口之家尽心尽力。胡庭秀非常心疼自己的小丈夫,总是像一个慈爱的母亲一样照顾他,她帮他洗脚、洗衣服,为他做饭,为他倒酒。这对夫妻用现在的话说是纯正的“姐弟恋”,他们虽然是出于特殊原因结合在一起的,但在日常相处中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村里人对张志远不再存有怪异的议论,而是对张志远的淳朴善良赞叹不已。夫妻二人就像一条帆船飘在大海,幸运的是没有遇到什么大风大浪。
如今,张志远和胡庭秀的六个孩子早已长大成人,各自建立了家庭,生活平静而美满。张志远68岁,胡庭秀也已经79岁了,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张志远从一个下乡知青蜕变到一个扎根农村50年的老农民,他无怨无悔,有一位风风雨雨共患难的妻子相守身边,执手偕老,生活平静而幸福,他还是很满足的。过节的时候,他们的六个子女带着一帮孩子来看望他们,一大家子20多口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餐桌上菜肴丰盛,面对着几个孙辈轮番给他这个爷爷拿起的酒杯倒酒,他满脸都是欣慰和幸福。
文若晨作于2022年4月18日